狗拉的屎为什么是白色?
这个啊,可能不全面,但是是我的理解。 动物吃进去的东西,除了部分营养素(这里指的是蛋白质、脂肪、糖类)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其余的都必须被消化液分解后,以分子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而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则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所以从食物进入体内到形成粪便,这个过程就叫消化吸收。 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我们吃的食物究竟哪些能被直接吸收呢?答案是大部分的食物都可以,只不过有些营养物质难以吸收而只有全部排出来,变成了粪便的成分而已。也就是说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最终都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到达各个器官组织的。
那既然大部分的食物都能被吸收,为什么还会有粪便的存在呢?其实这是机体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由于食物直接进入消化道会被腐蚀消化道黏膜从而导致腹泻,因此必须先将食物放在消化系统内进行初步的“消化”,然后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而最先遭殃的就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单糖(葡萄糖)后被小肠吸收,而氨基酸被吸收到细胞内合成蛋白。剩下的脂肪虽然不容易被消化液分解,但也是要变成脂肪酸后才能被吸收进血液。
所以说白了就是先破坏再修复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人体无害的副产物,而这些东西最后就变成了粪便。至于这些物质的形态怎么变了,这个就不具体讨论了,反正最后都会变成气体或水排出。 而如果动物吃了某种特别难消化的食物,比如骨头、塑料等,这些食物不能被消化液分解,也不能被肠道蠕动打散。于是就原样排泄出来了,因为肠道里本来就没什么好消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