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鱼缸水质?
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培养良好稳定的水环境生态系统,增加氧气的供应量;二是加强管理,定期清理鱼缸和过滤系统,并定期添加微量元素。
因为鱼体新陈代谢、喂食残饵、排泄物以及腐败物等都会造成水质恶化。所以,饲养者管理时要定期吸污,清洗过滤棉及过滤介质,清洗水质净化剂等过滤系统。一般大鱼缸1-2周要打掉缸底1/5的水,添加等温的同量的清水,在打水过程中用泥沙泵头或软管进行底污清除,以改善水质。同时,在每次喂食后1小时左右将残饵吸干净,这样可以减少底污积累,节约打水劳动和保持良好水质。
鱼体新陈代谢、残饵、排泄物和腐败物等都是病原体滋生的营养源,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可以抑制这些病原体的繁衍。系统中硝化细菌能把铵和亚硝酸盐转化成毒性很低的硝酸盐。硝酸盐虽然毒性很低,但长期积累也会对鱼产生危害,因此应通过经常更换新水得以消除。其他微生物如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也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的作用,对改善池水环境很有益处。
在水质恶化或鱼病防治中常用10-20ppm的氯或10-30ppm的二氧化氯泼洒来改善水质。消毒处理后的池水通常呈酸性,为了保持适宜的pH值(6.5-8.0范围内),可泼洒生石灰,使池水pH值保持在7.2-8.0左右。由于水中有害藻类、害虫滋生繁殖都与光照有关系,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适当减少光照时间和光照度可以抑制其生长繁殖速度,也有益于保持良好的水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由于金鱼需要40%-60%的空气呼吸,因此加强水中的溶氧和通风非常重要。在池水底部增加增氧及循环装置,形成良好的水循环效果,不仅增加底部溶氧而且起到促进底部杂质与过滤系统接触而得以不断净化的作用。增加空气供氧、通风和增加水生植物都能不断消耗池水中的多余二氧化碳和补充氧气,对改善池水生态环境非常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