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狂犬病潜伏期狗?
一般认为,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脑内,唾液和尿中也有毒,可以通过接触感染。但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咬伤或抓伤才有可能感染,主要通过唾液和神经途径传播,不能通过皮损感染。故而,即使和狂犬接触过,或者和狂犬生活在同一空间也不要紧,不需要恐慌。对于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医学界也没有定论,普遍认为少于一年,一般在半年之内。狂犬病毒在人体内经过1~3周(潜伏期)就会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攻击和损害神经组织,特别是脑及其周围神经,这就是其致病机理。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两步:第一步,伤口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急性炎症反应,如红肿,脓毒,窦道形成等,伤口愈合,但免疫缺陷发生的伤口长期不愈,及形成肉芽样损害,为狂犬病的第二环节。此时病人对不良刺激,如机械、温度、声音、光线等,十分敏感。情绪波动,过度劳累,气候变化等,均可能影响病人,进而引发狂犬病的发作。伤口的炎症,引起组织的破坏,并因而侵及周围的神经,而狂犬病毒,也随之进入神经。这时病人进入第二机制,即急性精神病表现期,病程大多数为2~4个昼夜,或者1周左右,病人表现出兴奋,有恐怖表现,主动意向消失,对光和声音敏感,感觉异常,被害妄想。之后病人渐发痴呆,持续至疾病终末。狂犬病的整个病程分为不超过一年。
凡是发病皆具有疯狂的特征,如意识障碍,攻击性,破坏性,自我症状,幻觉,思维,情感障碍,感觉异常,自我排斥,自尊保全障碍,自我打击,消极悲观,恐惧不定,冲动不宁,言语怪异,强迫观念或动作,睡眠异常或妄想。
医生诊断:狂犬病人,或有攻击人的倾向;狂犬痴呆人,无攻击性。有疯狗症病患,或带毒疫犬,通过伤口,粘膜,或肺等,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即发生狂犬病毒血症,此病常呈急性起病,以发热,恐怖不安,全身不适,肌疼痛,局部皮肤、粘膜常有大小不等的溃疡或炎症,此为局部疱疹,病程虽短,但凶险性大,罕有治病不倒,因多在发病1~3周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