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了狗粮怎么办?
这几天,微博上又开始响起“我吃了XX(某品牌狗粮)怎么办”的嘶吼了。
说起这个,真是让人又气愤又好笑。如果一句“我吃了XX,怎么办”就可以获得网友的一片同情,并获得大量关注,那么,那些多年辛苦制作优质内容,并通过优质内容获得最多关注的人,不是平白无故地吃了很大一个亏吗?!
我吃了XX(某品牌狗粮)怎么办?不怎么办!死不了!然后,你再吐出来!
可是,既然死不了,吃都吃下去了,怎么能说没办法呢?这里,“吃都吃了,怎么办”其实是一种负性宣泄手段。就像前一段时间流行的朋友圈“摔盆砸碗”游戏,其实就是“哭都会哭,怎么办”的变形。
宣泄过后,一切还要继续。生活依旧,忙碌的人照忙不误,闲懒的人依然闲懒。然后,吃下去的狗粮在那段时间里,只要没有不适,就慢慢到了腹泻期,进而开始吐毛。这过程,就像怀孕(毛)五个月的小孩生出来(排泄)了一样。
尽管这过程会有点痛苦(腹泻、呕吐),但一想到自己吃进去的“异物”被排泄出来之后,就健康了,也就没有那么痛苦了。于是,在等待着“自己健康”这一结果的到来时,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其实,吃XX的狗狗不但不会生病,反而还能减少毛粒(犬吐毛主要成分)在胃部消化的几率,减少毛发打结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牛肉、瘦肉等蛋白质含量高,能促进毛发生长,使毛发更粗壮。而胡萝卜或南瓜等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有利于毛发生长。同时,更关键的是,以鸡肉为原料制作的XX,其卵磷脂含量很高,而卵磷脂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皮肤血液循环的功效,能增强皮肤的韧性,避免产生脱毛的现象。
可尽管如此,当主人再次给予“异物”时,仍然会觉得难以接受。尽管这种情绪可能转瞬即逝,但它产生的根源却无法忽视。这情绪就如同一颗发芽的种子,无论多么微小,哪怕只有一点点,但它终究会长成参天大树。
也就是说,由于这个“吃",造成了以后怎么“吃”,如何克服这种“吃”的心理障碍的问题,将一直存在,并且,会蔓延到它的下一代,下下一代……
所以,“吃都是别人的,关你什么事”的冷漠态度似乎是更合适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