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狂犬病如何传染?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患狂犬病的动物,唾液或尿液中的狂犬病毒,通过外伤感染,或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并可经消化道感染。狂犬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组织,狂犬病的死亡率为100%,全世界至今尚无完全治愈的病例。
1、咬伤或抓伤。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即感染致病动物。多数发病动物表现为咬伤或抓伤,多为轻度受伤,少数为重创,表现为牙齿挖洞,刮裂,咬蹄损伤,刺伤,火器撞伤。轻者可仅见皮肤红肿,重者皮肤伤及肌肉,形成独特的咬伤疯临床表现。
2、粘膜感染。狂犬病病毒还可经粘膜感染,但未见临床发病,可能因伤后康复,或经过多次免疫接种,使机体产生了抗狂犬病毒力量,控制了病毒繁殖。临床较少见。
3、呼吸道传播。2005年11月,美国CDC报告:3人因为吸毒共用针具而感染狂犬病毒。1人于10月19日在伊利诺伊州的迈尔维尔(Mayerville)医院死亡。另外2人分别于10月27日和11月2日死于芝加哥和杜佩基特南部的同一所医院。CDC称,这可能为狂犬病毒的呼吸道传染病案例。但无法判断是否由于接触已感染的动物而传染,或与其他人接触传染。
4、消化道感染。狂犬病毒还可通过粪便和呕吐物排出体外,经消化道感染。美国有1起感染狂犬病毒案例,是因食用被狂犬咬伤的动物加工而成的香肠,而被感染。
5、疑似狂犬伤的诊治。狂犬病毒可通过胎盘或在产道中感染胎儿。所以孕妇或幼婴因狂犬或不明原因急性热病,有可能是中了狂犬病毒。应对此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