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皮肤黑色的东西是什么?
狗皮肤上的黑色东西是蜱虫,蜱虫主要通过叮咬动物,然后再传播到人体。得了蜱虫病,会出现发烧、身体不适、黄疸等表现。蜱虫病容易被误诊为肝炎。蜱虫俗称狗豆、虱蛋子、牛瓜虫等。多寄生于野生动物,特别是鼠类,是传播热带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重要媒介。 蜱螨亚科(Acarid)蜱螨目(Acarala)的总科。分硬蜱科、软蜱科、卷帕蜱科和菱蜱科四科。形态特征:虫体椭圆,略扁,背面隆起,具鳞片,腹面平坦,灰白色,具颗粒状隆起的腺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臀瓣。幼虫形状不一。 蜱虫主要是附着在动物体表,在皮肤的褶襞中、腋窝、腹股沟和蹄腔等隐蔽处停留。在气候干燥时,蜱移行到温暖潮湿的场所钉息。蜱每穴产卵10-50个,多的达150个,卵在胎胞内孵化出幼虫,幼虫落于地上,衣毛而居,自土中吸蠕动的小肉芽而逐渐长大。以幼虫生于脊椎动物体表或腹腔内。
蜱病学说:1926年以Löfberger等在动物体内的发现为起点,正式提出了蜱传疾病(tick-bornerelapsingfeveredisease,TBD),又称嗜皮肤蜱病。以后法国、意大利、美国、前苏联等国均有报道。由于该病在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流行,故又称之为高加索热。1993年7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卫生厅宣布该州暴发“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致病病原体为迪尔斯蜱。
蜱虫病的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发热和肝功能异常两大部分。体温高者,在4~8周后体温恢复正常;但是,也有少数病人持续高热,这在黄疸型病人更为明显。 黄疸型病人往往在发热一段时间后,表现为尿色加深,皮肤瘙痒,甚至发生黄疸。病人体重急剧减轻,多为6~12周。
晚期病人可出现肝功能衰竭,伴血清转酞酶持续升高(大于500U,正常12~15U),明显腹胀,血氨升高,高度黄疸,尿色深红,大便次数增多,为稀便或水样便,其中或有粘液或脓血,偶有血凝块。此时病人情况危急,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即以坏死性肝病、肝衰竭和继发感染(痢疾、肺炎、尿路感染等)为主要死因。
传播途径:蜱以吸吮血液循环中的养分为生,并通过口腔分泌有毒的唾液酶,侵入皮肤组织中进行寄生,可致局部炎症、出血、溃疡,形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蜱可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非洲森林脑炎、巴西热的引起。 蜱传播病原体主要为人毛细血管坏死型病毒(或称噬血热病毒)和埃柯病毒。蜱还传播立克次体、巴斯德菌、螺旋体、病毒和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