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得白点病怎么治?

卿楠旭卿楠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性病害之一,常引起鱼体体表、鳍条和皮肤出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连成一大片,犹如覆上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影响金鱼正常活动与观赏价值并降低其生存质量。 该病由海洋鱼类寄生虫异尖亚科异尖属的小瓜虫所引起的,属于寄生虫中的原虫病。由于该病传播速度快,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容易造成大规模感染,甚至造成鱼体死亡。掌握白点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十分重要。 一、形态特征 小瓜虫的成虫外形像一根针,为雌雄异形(雄虫略细),大小约80-90um;幼虫外形呈纺锤形,尾部略粗,无节,长约100um,身体中部有3个淡色横纹,两端各有一个深色斑块,形状如“八”字形,故又有“八纹鱼蚤”之称。 二、生活史和习性 小瓜虫在自然界主要在水体的上层游动,喜欢阳光,当光线不足时则潜至水中下部。它的生活史很简单,只有卵、幼虫和成虫3个时期。以幼虫期最多,在自然条件下,经6~7天便可完成一代。当水温适宜时,发育很快,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每24h幼虫可发育为成虫,并开始进行繁殖。 三、致病症状 当小瓜虫侵入鱼类体内后,首先影响其呼吸功能,使氧气摄入量减少,而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增多,出现轻度中毒反应,如运动迟缓、嗜睡等;其次,小瓜虫可在体内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全身感染,使鱼的食欲减退,逐渐衰弱,最后死亡。 患有白点病的金鱼,身体表面往往会出现白色的斑点,这些斑点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增多、变大,将皮肤覆盖住,使得金鱼看起来浑身雪白,但这只是病变表面的特征,并不是真正的病因。

四、发生原因 1、饲养管理不善。如投喂的饵料不干净,长期营养匮乏,致使鱼体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病原体入侵;新买的鱼没有及时过温、消毒就放入缸中与其他鱼混合饲养,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2、环境突变。鱼缸内的温度突然变化幅度较大,或者换水操作不当导致温差过大,都会导致鱼体不适应,从而引发疾病。

五、防治措施 1、清洗消毒。对于已确诊的白点病患儿,应立即清洗患病部位,再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然后涂上抗生素软膏,或将金霉素涂抹眼睫毛处,每天1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应局部注射药物。对于同患感染的鱼只,应全部实施治疗。 2、隔离喂食。对于正在治疗或恢复期的患者,应注意单独隔离饲养,不要和其他健康鱼只混养,以免交叉感染;另外,停止投喂饵料2天,避免残饵在水中发酵腐败,加重疾病的感染程度。 3、加强养护。在平时的养护工作中,应注意保持鱼缸内充足的新鲜溶氧,改善水质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另外,白点病可以通过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可以在鱼缸内投放少量呋喃西林粉剂或土霉素片剂,每次5-8片,每日一次,连用7天。此药有毒,应严格控制投药量,严禁直接投给病患者食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