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腺病毒感染用什么药?
犬传染性肝炎,又称犬腺病毒性肝炎(Canine infectious hepatitis, CIH)是由腺病毒科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幼龄犬,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即使存活也会残留后遗症。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率很高;病毒的传播与病源体的毒力、易感动物的营养状况、接种免疫的时间等有关。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犬均可感染,但感染率为26%~100%不等。
一、流行病学 本病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报道,但在我国尚未见到全面报告。国内有资料表明, 80%以上的犬场(园)均有该病发生,且可反复传染。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患犬的鼻液、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经消化道感染致病。如果接触病原体后不及时洗手,再通过触摸眼睛等部位,亦可造成感染。另外,被病原菌污染的衣服、用具等也可成为传播媒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该病的疫苗尚不能完全阻止其发病,预防该病的发生仍然以做好隔离、消毒为主。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约为3~7天,短者24h,长者48h。患犬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但很快出现呕吐,排出绿色稀粪。病犬迅速脱水,消瘦,眼窝深陷,皮肤弹力减弱,呼吸急促,心悸亢进,病程一般为2周左右,若不治疗,预后差,常因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死亡。 少数病犬可见腹泻,粪便呈水样,内含未消化的食物。个别病例粪便中带血。 在疾病的早期,患犬体温可能略升高,达39℃以上,但一般不超过40℃,精神沉郁,动作迟缓,食欲明显减退,饮水量增加,但不久即出现呕吐,将胃内容物全部吐出。随后即可排出绿色或灰白色便,里含有未消化食物。病犬精神不振,行动迟缓,对周围反应钝感,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治疗,病情继续发展,病犬常因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死亡。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资料一般可以初步诊断为该病。 确诊依据实验室检查。收集新鲜的呕吐物或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发现病毒包涵体即可确认。 必要时还可取少量肝脾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做电镜检查,发现病毒粒子也可以确认。
四、治疗 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尽早使用疫苗进行预防,以防止该病的发生。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能完全治愈该病。临床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补液、消炎、止血、止吐等方法减轻症状,延缓病发,提高治愈率,防止继发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