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为什么会有虫子?
因为狗狗的肠胃中本身存在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在狗狗进食的时候可能会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中,并繁殖出新的虫体;也有可能是因为狗狗在外边玩耍时,踩死或者吃了带有寄生虫的虫体,使寄生虫卵进入体内而发育成幼虫。 另外,如果主人不注意对狗狗进行驱虫,也会让它们被寄生虫侵袭。比如给狗狗喂食生的食物、未消毒的水果蔬菜等,都会增加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常见的寄生虫有蛔目、吸虫目、绦虫目等,而具体的种类则有很多,如蛔目的蛔目绦虫、异尖线虫等,吸虫目的血吸虫、肺吸虫等,绦虫目的绦虫病、肝片吸虫病、肠道鞭毛虫病等等。 当发现狗狗粪便中有虫子排出后,最好带它去医院就诊。医生会用专门器械将其取出,并对可能患病的部位进行消炎处理。有些较顽固的寄生虫,可能需要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刚买回来的小狗,一定要及时驱虫哦!
幼犬感染寄生虫大多数来自于母犬,一般以滴虫、球虫为主。滴虫存在于母犬的肠道内,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犬在采食、饮水时可能会感染滴虫。球虫存在于母犬的肠道上皮细胞,通过犬猫采食、饮水排到体外传播。一般感染滴虫、球虫的幼犬,临床症状主要以拉稀为主,需要及时到宠物医院做免疫学检查确诊是感染什么寄生虫后进行针对性驱虫。
幼犬在出生后30天、45天、60天、90天需要驱虫,可以使用芬苯达唑、吡喹酮、伊维菌素进行驱虫。幼犬驱虫后需要饲喂宠物益生菌,调理肠道内的菌群平衡,避免感染严重的寄生虫后导致犬猫肠道内有益菌减少而拉稀。同时幼犬也可能会感染蛔虫、绦虫、钩虫等寄生虫,在生后期间也要定期做寄生虫检查,观察有无感染寄生虫。幼犬在3月龄前后生长发育比较迅速,如果感染严重的寄生虫后会影响到幼犬营养成分的吸收,导致幼犬出现拉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感染犬细小病毒后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