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可用什么药?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鼓室 、 鼓窦 和 乳突)的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症,可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以非特异性感染为主,由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还可出现耳痛、耳鸣、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因脑膜暴露,脑膜受到刺激而产生头痛想吐等类似脑膜炎的反应;如果颅内压增高则可出现头昏、眼花、走路不稳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有生命危险。 慢性中耳炎以特异性感染多见。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致病菌常通过患者的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在鼓室内繁殖而成。预防慢性中耳炎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治感冒并纠正呼吸道的异常分泌物。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应及时使用足量的抗菌素消除炎症,并尽量彻底清除病灶,以免病情反复或转为慢性。 如果是鼓膜穿孔导致的听力下降,应积极进行修补手术。若急性期不能控制感染,导致鼓膜穿孔者,尤其是小儿患者,应及时选用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