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肌酐高怎么回事?
猫的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含量很低。当心肌受损或骨骼肌损伤时,会释放到血液中,通过免疫化学法检测,在发病早期,血清中的CK活性就会升高。
临床检查中发现小猫出现血生化中肌酸激酶明显升高时,就表示有器官损害,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动物的血生化指标存在差异,年龄别血清生化参考值范围仅供参考;而且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同一年龄阶段动物的血生化值也可能不同,因此不能仅仅看某个生化值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作为判断标准。
一般来说,当血液检查时,发现小猫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时,就说明可能有肾脏疾病了: 除了以上异常外,如果小猫出现食欲差、喝水多、呕吐拉稀等症状,也需要注意可能出现了肾脏问题。
建议及时带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尽早治疗。
肌酐过高一般是因为肾功能不好,肌酐是血肌酐的简称,是评价肾功能的指标,这个指标的意义在于衡量了肾脏的滤过功能。血肌酐(单位ULOL)分为:男性:53-106;女性:44-97;新生儿:20-50。通常血肌酐超出正常值上限,即表示有肾功能损害情况出现。
导致肌酐过高,肾功能降低的情况有好多种,通常原发的肾脏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到了肾脏,还有其他脏器的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外伤等都可能最终导致肾功能的降低,严重的还会并发肾性贫血,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预后一般不太乐观。治疗方面,根据引起的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常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优质蛋白为主(通常首选蛋类,乳类等)。如果有肾性贫血出现,通常还需要相应的输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