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粪检查什么原因?
便检是诊断肠胃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检查项目,通过观察便便的形状、颜色等判断是否有胃肠异常,同时还可以取便便的少许粘液或粘膜检查是否有寄生虫感染,或者通过特殊检验方法查看有没有胃肠道炎症、出血等情况 不过便检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并且需要和大夫仔细沟通检查结果,因为有些轻微症状可能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但如果多次检测就不一定了,所以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 便检前的准备 - 尽量取出狗狗便便中间一段的粘液/粘膜,因为可能含有寄生虫或其他微生物。如果是大便干燥的狗狗可以滴入肥皂水中浸泡几分钟再取。
- 如果便便稀软,可以用纱布浸透肥皂水轻轻擦拭肛门周围,收集粘液/粘膜。但千万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弄伤肛门。 注意:不要给狗狗灌肠,也不要使用开塞露,以免引起中毒。
如何观察及分析便便 - 首先观察便便的形状。
- 其次再仔细观察便便的颜色。(建议记录每一次大便的时间与形态变化)
- 最后将便便送医院进一步检查。 可观察到的异常情况有:
- 大便次数多,粪便量多;成形的条状便,便中混有血液。
- 排便困难,粪便干硬,呈圆筒状,表面附有黏液。
- 腹泻,排粪次数多,量少,含黏液或血性分泌物。 上述只是对常规便检的一些基础说明,具体的检查结果还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来判断。
如果检查发现便便有寄生虫,还需要进行驱虫处理哦~
临床症状
猫咪感染蛔虫的早期,临床可见厌食、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幼虫在肺部移行以及随痰液咳出时,临床上出现间歇性咳嗽等症状,严重的出现肺炎症状;蛔虫在肝脏、胆囊内寄生,可能出现黄疸症状,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有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腹水的出现。
蛔虫在胃肠中大量寄生造成机械性阻塞时,造成继发性细菌滋生和感染,临床上表现为幼年动物腹泻,成年动物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蛔虫夺取宿主营养,致使幼年动物生长缓慢和发育不良,毛色粗糙无光泽,精神沉郁、消瘦。
诊断
伊氏暹罗绦虫的病原学检查,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猫粪便,发现虫卵等虫体成分即可确诊。需要注意的是绦虫的成虫体节或卵巢节片一般在猫的肛周或粪便中发现,绦虫虫卵一般在猫的粪便中发现。
治疗
在确诊猫感染伊氏暹罗绦虫之后,可使用广谱抗寄生虫药——吡喹酮进行治疗。根据体重按照10mg/kg混入食物中口服,每天一次,连用3天。需要注意的是吡喹酮为处方药,需在宠物医院使用。
预防
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此除了猫咪感染伊氏暹罗绦虫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之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体内寄生虫预防。断奶后幼年猫每个月进行一次口服的体内驱虫,成年猫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由于伊氏暹罗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跳蚤体内,因此需要每个月使用能够杀灭跳蚤的体外驱虫药物进行跳蚤的防控。